首页

SM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9 13:59:39 作者:数字技术为云南咖啡种植装上“智慧大脑” 浏览量:67794

  中新网保山5月28日电(陆希成 倪婷 杜忠恒)28日,记者走进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潞江坝的一家智能咖啡庄园,看到成片的咖啡树间,一个个白色的监测设备正实时采集着土壤湿度、空气温度等数据。咖农通过手机APP就能随时查看每个地块的生长环境,曾经“靠天吃饭”的咖啡种植正装上“智慧大脑”。

  云南是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8%以上。保山市潞江镇作为云南重要咖啡产地之一,以优质小粒咖啡闻名。然而,当地多为山地地形,种植环境复杂、管理粗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当地咖农。

  该智能咖啡庄园负责人杨江春介绍,传统种植方式下,判断咖啡树是否缺水主要依靠经验。有经验的咖农会抓土判断,但这种方式既不精准,也难以覆盖大面积种植区。更棘手的是病虫害防控,往往发现时已经大面积扩散。

  为改变这一现状,该庄园引入了由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下称“云南移动”)联合浙江理工大学、保山学院等多所高校研发团队打造的“云智农链”平台,开始了咖啡种植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图为智能咖啡庄园。中国移动云南公司 供图

  记者在现场看到,监控大屏上,系统将该庄园100余亩种植区精细化分为17个地块,每个地块的“生命体征”一目了然。屏幕上,3号地块的土壤湿度刚降至19.8%,红色警示灯亮起,系统立即启动自动灌溉程序,滴灌设备开始精准补水;10号地块显示土壤湿度为18.5%,氮元素含量偏低,系统提示“建议补充氮肥,预计用量6公斤”;而7号地块则呈现绿色,各项指标均在最佳范围内——土壤湿度42%,温度23℃,光照充足。

  “咖啡就像十月怀胎的孩子,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营养餐’。”杨江春告诉记者,咖啡花期需要补充钙镁保花保果,幼果期需要氮元素充实果肉,转色期则需要钾元素提升糖分。而该系统会根据咖啡生长模型和每5分钟更新一次的实时数据,精准制定水肥方案,在提升咖啡品质一致性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

图为杨江春正通过“云智农链”平台APP对咖啡庄园进行管控。中国移动云南公司 供图

  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平台的表现尤为突出。咖啡锈病是威胁产量的主要病害,传统防治往往滞后。当监测到咖啡树有发病风险时,系统会自动调度无人机前往巡检,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分析是否存在病害,实现提前预防。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杨江春介绍,应用智能系统后,庄园咖啡亩产提升约20%,精品率从不足70%提升至85%以上。更重要的是,精准管理将咖啡生长周期从4-5年缩短至3年左右,每亩管护成本降低约1000元。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该平台不仅关注生产环节,还在构建全链条溯源体系。从咖啡种植、采摘到加工、仓储,每个环节的数据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不可篡改的“数字档案”,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咖啡豆的完整生长历程。

  咖啡种植的数字化转型,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云南移动政企客户部总经理史云表示,未来,“云智农链”平台将逐步向云南其他咖啡种植基地推广,并拓展至云药、云花、云果、云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上,助力云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放眼世界,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从阿拉伯半岛延伸至地中海的“香料之路”、南美洲沿安第斯山脉的印加古道等举世闻名的文化线路都诞生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同样,唐蕃古道在“世界屋脊”上沟通东西方的政治交往、商贸物流,承载着多民族迁徙与游牧、农耕等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国防部:美国在核问题上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1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全球首例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辅助治疗颈髓损伤引起的四肢截瘫患者行为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案例中的患者正是老杨,他于去年10月接受脑机接口手术。

客家非遗奇妙夜福建龙岩登场 集中展示闽粤赣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成果

中国出境游的恢复和发展,依然取决于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国游客的出游需求为出境游发展提供稳固支撑,国际客运航班有序恢复运营和签证服务持续恢复并不断优化也为出境游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业内人士判断,出境游供应链的恢复进程将加快,向上向好将是未来出境游发展的主基调。

上海如何助力企业发展?直观医疗CEO总结了三点

英雄叫黄文秀,回乡奉献,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台风“桃芝”登陆菲律宾 吕宋岛多地发布强风预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